加入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加入我们 >> 新城心声

《新城心声》第三期留美博士王百鑫

时间:2022-06-27

6月份,首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为确保复工复产有序开展,新城人勇扛重任、突击在前,贡献出新城力量。本期为大家介绍的人物是留美博士王百鑫,他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在2019年底疫情爆发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作为新城人,他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重大项目建设,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两年半的疫情更让这位漂泊海外十年的中国人有了不少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心声吧。

截屏2022-12-19 14.09.16.png

大家好!

我是新城农业公司工程部的王百鑫,来自吉林省延吉市。高三前基本没什么机会走出这个边陲小城,很想到大城市闯一闯,父亲是干了半辈子的土建工程师,受其熏陶,我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了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分数差了一些,被调剂到相关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后来,又想到国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到美国读了博士,并且工作了几年,2019年底因为签证原因回国,结束了在美国近十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回国后加入到新城投大家庭。

入职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经历了从爆发、反复到常态化的过程。这期间,我作为新城投公司一员,曾几次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每每看到公司的热血青年主动请缨、无惧无畏、顶着炎炎烈日加入到“大白”队伍当中,我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非常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工作绝不能耽误。我所在的新城农业团队勇扛重任、突击在前,今年4月起陆续承接了房山区某隔离医院项目、某隔离点建设项目、气膜方舱实验室项目等急难险重项目。在5月居家办公期间,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在施工现场,用不到1个月时间完成了隔离医院第一阶段施工及验收。我们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历时48小时完成气膜实验室组建,为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贡献专业力量,我为身处在这样一个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团队感到无比自豪。

在全国抗疫的队伍里,我们还远算不上抗疫的主力军,更有数以万计的医疗工作者、基层服务者坚持着生命至上的原则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两年半来,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引下,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打赢了一次又一次的抗疫攻坚战。世界级的动员效率和无与伦比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放眼全球,当前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最终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归国后我一直关注着美国的疫情形势,这个在当前综合国力暂列第一的大国,却始终没能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在10万人左右,总确诊数超8600万,累计死亡超100万。100万生命的逝去没能唤醒美国,面对传播速度更快、防控难度更大的奥密克戎,美国政府甚至直接放弃了抵抗。那个曾经“人权至上”的超级大国面对疫情的考验,显然没有交出让人信服的答卷。对比我国的防疫政策,孰优孰劣高下立见!

我从美国的一些朋友处了解到,多数美国人对政府的防控做法非但不反对不质疑,反而欢呼雀跃地支持,因为在他们的理念中,只有病人或是需要掩盖个人身份的坏人才需要戴口罩。因为这样的普遍错误认知,反而让那些出于保护自己而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的华侨、同胞,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异类”。

美国当局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的病例,医疗资源不堪重负,基本上只能接收重症患者,要求轻症患者自行在家隔离,依靠自身免疫力硬扛,最终能扛过去的基本都是年轻人。这样的防疫政策,将无数中老年人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政府放弃抗击疫情,更重要的原因是疫情让美国经济几乎零增长,损失巨大,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个资本自由至上的国家,其社会制度、观念认知使美国永远无法像中国一样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自上而下形成如此科学严密的防疫体系。

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在坚持着疫情动态清零的同时,还能保持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上的优异成绩,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这也刺激到了一些西方媒体,鼓吹“零新冠国家已无路可走”,呼吁中国和他们一起躺平。然而,从中国的国情看,如果我们也放弃抵抗,参照美国的疫情数据,我国可能会面临3.5亿确诊和超400万的死亡病例,这无疑是我们这个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民族所不能接受的。

很庆幸在疫情爆发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也很庆幸能进入新城投这个以“担当和拼搏”为奋斗底色的年轻国企,亲身体会、亲眼见证“新城速度”、“新城力量”。当前,我主要负责公司的公安检查站外迁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将推动解决防疫期间群众出行难题。我定会全力以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回馈祖国给我们带来的这份安定。